close
沒想到國家音樂廳在秋天很熱鬧!
怨念會變成執念,所以我找了9-11月要到臺灣的歐洲樂團的官網
還有來過或是明年預計會來的
比對表演地點和時間,準備完成小小的交響樂團巡旅

第一站:
Daniele Gatti / Sol Gabetta /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12 September:Philharmonie Essen

Dmitri Schostakowitsch:Konzert Nr.1 Es-Dur für Violoncello und Orchester, op.107
Pjotr I. Tschaikowski:Der Nussknacker ballet suite op.71a
Igor Strawinsky:L'oiseau de feu

這應該是最扼腕的樂團了吧?
我上次聽是我還在當intern的時候,默默的十年過去了
當初春之祭的印象非常深刻,讓原本不很愛交響樂的我發現竟然可以這麼好聽
後來上網才發現當年那場春之祭真的是一片好評
甚至有人用:炸了音樂廳這樣的描述
究竟是Mariss Jansons厲害還是RCO厲害?
反正今年Mariss Jansons帶著BRO來臺灣之後我就唸著那RCO何時要再來
沒想到來是來了,可是Jansons離開RCO,而我也不在臺灣
話說Amsterdam其實也不遠,只是新樂季新指揮,九月初週六的票早就賣光光
沒想到官網點點點讓我找到更近的Essen

一開始票本來還要從德國寄來,沒想到兩週過去了還沒收到
最後在E-mail往返之間在出國前搞定當天當場取票

到了現場才發現訂的飯店和音樂廳是相連的
為了聽音樂會還帶了全套衣服鞋子外套來換

進場後先學外國人吃喝一下
找位子花了點時間,但坐下後才發現離舞台好近,然後又和十年前一樣坐在小提琴側
但舞台不高也不寬,近到我可以聽到指揮的呼吸,看到指揮的表情

上半場大提琴協奏曲
好吧我真的對獨奏家和曲目都不熟,但勉強知道這是可以去比賽的曲目
要我說嘛,這種比較現代的曲目我沒睡著然後覺的好聽,應該就成功了吧?
樂團坐定後好久都沒人出來,第二大提琴手就裝了一下,做勢要當solo開始,超好笑
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樂章有段法國號出來我就快哭了
因為就像走在霏霏細雨裡,沒有顆粒但是他就在那裡
第三樂章(應該是吧?)ㄧ大段的獨奏,指揮就靠在欄杆閒適的聽著
我想這曲目真的不好拉,因為弓弦毛了兩次,大提琴家右手應該還受傷了
謝幕時指揮還抓著她的手秀秀了一下

下半場的話,就momo的說法應該是芭樂曲,至少胡桃鉗是
可能對指揮來說兩首都是,因為他丟譜
該怎麼說呢,我不知道是因為座位的關係還是音響的關係,有好幾次的結束總覺得鼓聲都差ㄧ點
然後整個音樂的殘響音準都有點飄
在胡桃鉗的最後一首,我不時聽到指揮在哼旋律的聲音
根據後面德國人的說法:他都快跳起舞來了呢
我有看到第二大提琴手在空檔用右手彈音階,也有看到他和指揮的眼神對話
(反正就是覺得很有趣就是了)
火鳥啊,哈哈我只記得它是町田樹的長曲音樂
這首音響效果就比較好,真的有鳳凰涅槃重生的感覺
最後謝幕時,指揮又請法國號手站起來了,我有看到指揮比讚,如果沒看錯是個年輕帥哥無誤

Daniele Gatti的指揮,我很膚淺的認為他的動作很漂亮
有幾個時候,我彷彿又看到張大勝教授在面前,用左手拉出張力
(pilgrim的最後,89以上的有參加歐巡的這個梗應該懂吧?哈哈)
我不知道RCO和他的這個新開始樂評評價如何,但至少我還是喜歡的
但是過去的總是最美,所以我會用live CD來懷念Mariss Jansons和RCO這個組合~

第二站:
Valery Gergiev / Münchener Philharmoniker
20 September:Philharmonie im Gasteig

Gustav Mahler : Symphonies Nr. 2 in fünf Sätzen "Auferstehungssymphonie"

呃....好吧,其實來慕尼黑是為了音樂會,啤酒節是剛好碰到
所以房價超貴的,訂起來心在淌血
又其實是因為聽不到臺灣的Valery Gergiev / Münchener Philharmoniker和曾宇謙的表演
所以改聽聽不太懂的馬勒交響曲

這個曲目在17、18已經演出兩晚,19在電視上剛好看到燒燙燙的錄影轉播
一個半小時的曲子,指揮指完也已經滿頭大汗
這樣的臨時抱佛腳真的很有趣
電視節目也有提到Gergiev和俄羅斯高層關係很好
中間有播到今年的柴可夫斯基大賽!
片段應該是提到鋼琴首獎在Gala演出不佳是因為母親過逝的關係
我有小小期待一下會不會有小提琴,可是沒有,播的是聲樂首獎和大獎得主

慕尼黑愛樂廳真的好大,層層格格的很漂亮
反正我跟馬勒不熟,但看現場反應很不錯
有些地方特別是結尾,我總覺得偶爾會有一些不漂亮的音,例如像豎琴不小心碰到弦的感覺

這個曲目編制很大,我看打擊樂就六個人,兩套定音鼓,六個法國號
一位soprano,一位messo ,合唱團隨便算就超過超過100人
然後有一段我覺得應該是有樂團的人在另一個場地吹奏,然後和主場相應和
印象最深的是messosopranoㄧ開口的剎那
會覺得樂和聲樂搭配在一起,怎麼這麼好聽!!
讓我很期待之後的貝九啊

第三站:
Sir Simon Rattle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10 Oktober:Philharmonie

Ludwig van Beethoven: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with Final Chorus Ode to Joy

這是個失而復得的音樂會
話說10月這一系列Beethoven的曲目,開賣日是9月6日
我到9月13日才想到準備上網買票
結果只要是Sir Simon Rattle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的全部完售!!!!!!
一怒之下就買了另外一個本來想說再考慮考慮的樂團門票

隔天異想天開,又點開官網
沒想到10/10竟然跳出一張票,真的就顯示一張!
想都沒想迅速結帳去~~邊點手邊發抖,好怕下一個視窗跳出票賣掉的訊息
(在7-11或全家搶過演唱會門票的就知道這種焦慮)
結果這次Deutch Post 效率超高,大概10天票就寄到我家去了
寫email去問人在德國怎麼辦?
回信告訴我為了怕聽眾票丟了或忘記帶票,只要有序號當場都可以在印出來
真的是相當便民而且國際化的音樂廳!!!

在十月十日國慶日用柏林愛樂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來慶祝~~
遙想2001年第一次來柏林愛樂廳,我可是站在舞台上的表演者之一
現在回想起來,一個來自臺灣的大學合唱團
在這樣一個世界知名的音樂廳表演,這是一件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別人的寫法可能是:從台下到台上,花了多少年的努力
我可相反,從台上到台下,需要十四年的時間,才能再踏進同樣的地點

下午從Potsdam回到旅館有點趕,匆忙出門在六點半前衝進柏林愛樂廳
在長長人龍中走向office領票,有種莫名的"我有你沒有"的壞心眼
走進音樂廳,偷偷的拍了幾張照,就等音樂會開始

音樂飽滿層次分明!沒有之前結束的時候飄尾音的情況
我不知道是柏林愛樂廳的音響好還是柏林愛樂不負盛名
其實柏林愛樂應該來臺灣不少次了,但我卻是第一次聽
第二樂章在反覆出現的主題中快速的讓人喘不過氣卻又欲罷不能,個人相當喜歡

前兩樂章結束後有小小休息一下,讓四位聲樂solo和打擊上台
我數了ㄧ下合唱團人數,男女各四十人
我的雞皮疙瘩很弱的在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合奏出大家熟悉的旋律時跑出來
然後是bass solo with chorus的時候又出現
嗯....我不喜歡女聲的solo,總覺得沒有表現得很好
我想貝九的合唱應該不好唱,但今天的合唱團表現的很好
和管弦樂團搭配的合唱,需要氣勢不遜於樂器
和純粹的合唱,應該還是有所不同吧

後來和朋友聊起Rattle的指揮風格
他形容是:有些尖銳有點冷酷,不太感動人
完全同意!那種挑不出錯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沒辦法說出我很喜歡的彆扭感

失聰生活又不如意的貝多芬,究竟是如何寫出這樣的音樂呢?
圖片裡的作曲家看起來總是如此憤世嫉俗,但是音樂卻非如此
如此的反差,會讓我想好好了解ㄧ下他的ㄧ生

第四站:
Mariss Jansons / Symphonieorchester des Bayerischen Rundfunks
16 Oktober:Philharmonie im Gasteig

Pjotr I. Tschaikovsky:Fantasie-Ouvertüre "Romeo und Julia"
Jean Sibelius:Karelia-Suite
Überraschungsstück
Edgard Varèse:Amériques für großes Orchester

這是個讓人念念不忘的樂團
自從去年在國家音樂廳聽到"展覽會之畫"教堂的那道光
在排音樂會行程時,第一個買的就是他了,而且票價算是相對實惠
這是目前為止曲目最多的一場,還有未公開的驚喜曲目呢!

不管是上台或謝幕,我覺得Mariss Jansons真的很受觀眾喜愛與敬重
因為聽掌聲的感覺就是有種發自內心的真誠

Pjotr I. Tschaikovsky:Fantasie-Ouvertüre "Romeo und Julia"
我嘗試想跟著劇情來聽音樂但無奈無功而返
感受的到的是壓抑過後的暗潮洶湧,最後仍然是個悲劇結局

Jean Sibelius:Karelia-Suite
好可愛的曲子啊!不知道我這樣說作曲家會不會跳起來抗議?
充滿了無畏的年輕朝氣
和前一首沈重的氣氛相反,聽完會覺得外面真是陽光燦爛

Edgard Varèse:Amériques für großes Orchester
多大的編制才能演奏呢?
粗略算了一下,台上有50個弦樂、40個管樂、17個打擊樂
其中的銅管有一部份是在第二舞台互相應和
嗯,完全符合現代音樂的印象:沒有明顯的旋律、但有豐富的節奏
開頭我還嚇了一跳,因為音響效果超像台下有觀眾的手機響了的感覺
這個曲目台灣有沒有演奏過啊?我相當的懷疑
不知所云的開始,但在你完全受不了前氣勢磅礴的結束

為什麼是這些曲目組成這一場音樂會呢?
回家google後,我想應該是因為:這些曲目都是作曲家第一首或早期的代表作

驚喜曲目呢?
老實說我相當的緊張,畢竟聽的也不多,真的完全沒聽過的話是要怎麼紀錄啊?
指揮下半場一開始拿著麥克風出場
我只聽的懂他笑著說:這不是個有名的曲子
音樂一出來,我有聽過耶~但叫不出名字就是了
腦袋裡想了很多如何找曲名的方法
幸好後來由指揮再度拿著麥克風揭曉答案:Jean Sibelius:Finlandia

個人相當喜歡Mariss Jansons指揮的風格
那種音樂撚指而來的感覺,輕鬆自然、不做作,指揮和樂團的默契充分展現
只是他身體好像真的不太好
(後來查了一下,他真的有嚴重的心臟病,每場演出都像在上帝借時間)
上台時,覺得他走路腳有點拐拐的,曲目間還咳了幾聲,聽他講話聲音好像感冒了
是因為最近突然變冷的關係嗎?
衷心希望他身體健康,持續帶給我們他的音樂

第五站:
Alan Gilbert / Frank Peter Zimmermann / Sächsische Staatskapelle Dresden
24 Oktober:Semperoper

György Kurtág:Grabstein für Stephan op.15c
Dmitri Schostakowitsch:Violinkonzert Nr. 2 cis-Moll op. 129
Piotr I. Tschaikovsky:Symphonieorchester Nr. 4 f-Moll op. 36

話說德國有名的樂團很多,但是週末沒那麽多
所以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Staatskapelle Berlin就只能遺憾的說再見了
Sächsische Staatskapelle Dresden剛好有機會,又在金光閃閃的Semperoper
票價更是實惠,所以就順便再訪Dresden這個美麗的城市

Semperoper 果然豪華!可惜坐在ㄧ樓無法感受坐包廂的貴族感
也許是舞台比較深的關係,音響效果相當有包容性,任何尖銳激昂都被安撫

先談談指揮好了,客席指揮Alan Gilbert是現任紐約愛樂的指揮
但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是:大ㄧ號的郝前市長!所以我無法看他指揮啊,會偷偷笑場

第一首是還在世的作曲家的曲子
嗯,現代音樂嘛⋯⋯
這是有guitar編制的曲目,也把團員派到各處製造環場音效,幸好十分鐘內結束

又見面了Schostakowitsch!上回是大提琴,這次是小提琴
這位德國小提琴家應該蠻活躍的,因為我之前翻很多節目單都有他的名字
和指揮一上台先把礙事的收音麥克風移開,因為弓會打到啊(這一段肢體動作好有趣)
我想和大提琴ㄧ樣,應該是有難度的曲子
也許是樂器特性,大提琴有時會被樂團蓋住,但小提琴完全不會
中間應該有一兩個音明顯跑掉,我有看到他偷笑
但是整體來說應該算是成功的
只能說:這是我聽現場才聽的完全曲,聽CD應該一半就關掉了吧

下半場的Tschaikovsky相當的驚豔呢
第一樂章聽著聽著我竟然想起Pluschenko來了,一脈相承的俄式戲劇張力
第二樂章開頭的solo好好聽,中間反複的旋律如歌如泣如訴,結束在開頭solo的旋律
第三樂章的絃樂都用撥弦,俏皮的像頑童一般
第四樂章氣勢恢弘,強弱明顯,Semperoper 的音響效果讓所有的音樂都變得圓融
指揮用帥氣的動作做了漂亮的ending!

謝幕的掌聲很誠心很持久,個人覺得是場漸入佳境的音樂會
如果銅管更好一些就更讚了~
還有可能最近天氣真的變冷老人家又多,全場咳嗽聲不斷
下半場甚至連手機鈴聲都有,該說什麼才好呢⋯⋯

第六站:
Herbert Blomstedt / Wien Philharmoniker
28 Oktober:Köln Philharmonie

Ludwig van Beethoven:Sinfonie Nr. 8 F-Dur op. 93
Ludwig van Beethoven:Sinfonie Nr. 7 A-Dur op. 92

這場維也納愛樂就是當初一開始沒買到柏林愛樂,一氣之下買的再考慮考慮的樂團門票
因為是在週間,雖說Köln不遠,但聽完也要差不多十點
這樣又要創下最晚在德國街上走跳的紀錄了
看了下地圖至少音樂廳離車站(大教堂)很近
就當順便看看晚上的Köln Dom吧

據Momo表示維也納愛樂在臺灣的三場表演只有一場還ok
是在幫我打預防針嗎?
節目單上寫這是維也納愛樂第50次到Köln Philharmonie表演
不知道他們到臺灣表演幾次了呢?

上半場的第八號交響曲,秉持著雙數交響曲的慣例,音樂相當的舒服平和
開頭相當的飽滿,本來想說可能是挖到寶了,但之後沒多久就覺得這個想法需要修正
總有一種拖泥帶水的感覺

下半場的第七號交響曲,聽完只能大喊:把千秋王子還給我~~~~~~~
第一樂章的精華片段是交響情人夢的片頭
但是!第一次出現的時候,銅管你在幹嘛啊???????
之後再現有好一些,但是我一直覺的弦樂和管樂有奇妙的時間差

第二樂章應該要很美的,維也納愛樂終於醒了,表現的非常好
但是!坐在我左後方的人啊,可以去看一下醫生嗎???????
呼吸聲大到我在想是不是在打呼(其實沒有,我偷偷轉頭確過了)
這種事情一旦發現就很難不在意了⋯⋯⋯⋯⋯⋯⋯⋯⋯⋯⋯⋯⋯⋯

第三第四樂章,在打呼般的呼吸聲和弦樂管樂些微的時間差之間度過
第七號交響曲聽完應該是要因為音樂的起承轉合而全身舒暢的
但是我只有黏呼呼不舒服的感覺
唉,我在第二次謝幕時自己就用趕火車為藉口離開了

2016的新年音樂會指揮是Mariss Jansons
我可以請維也納愛樂用主場優勢和個人偏愛的指揮來扳回一城嗎???????

突發站:
Christoph Eschenbach / Christian Tetzlaff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 November:Alten Opera Frankfurt

Ludwig van Beethoven:Konzert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D-Dur op.61

這是一個標準忘了先看火車時刻表就買的票
後來發現要聽完整場大概只能夜宿Frankfurt
但由於阮囊羞澀,再加上沒有抱太大的期望
所以只聽了上半場,下半場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就殘念了

Alten Opera Frankfurt裡面的格局有點像國家音樂廳
音響效果也很不錯
這應該是難得我覺得有熟悉的曲目
本來期待會出現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皇帝,沒想到出現的卻是雌雄莫辨的花美男
或是說原本期待的是態擬神仙的黃衫女子,結果出來的是形似鬼魅的周芷若
這落差有點大啊
第一樂章特別明顯,也不是不好聽,但就是覺得怪怪的
小提琴和樂團有時候會有點沒配好,獨奏的裝飾奏有些我聽的出的破綻
嗯⋯王柏方我想跟妳去聽曾宇謙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rthreal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